日前,北京数字绿土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国家林业局深入长白山,克服各种困难,成功开展一系列无人机应用综合实验,获取了丰硕实验成果。
此次实验采取空地协同的实验方式,重点围绕本次东北内蒙古国有重点林区二类调查。数字绿土利用自主研发的无人机激光雷达扫描系统LiAir Pro、无人机正射影像数据获取平台LiOrtho和配套的应用软件LiForest、LiMapper等产品,对苇河林区布设的实验样地进行了数据采集与处理,并通过精准的地面调查数据进行验证,高效生产了DOM、DSM、DEM、数字冠层高度、点云单木分割、冠幅分割、样地区划和蓄积量等一系列产品,并分析、总结了无人机森林资源监测的技术方法,促进了“提高林业碳汇计量能力”目标的实现。
测区点云数据
样区点云数据和单木分割结果
据介绍,在为期半月的实验中,数字绿土与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等单位在苇河林区累计完成了39个架次无人机数据采集和51个样地精细调查任务。
应对气候变化 增强森林碳汇
近年来,气候变化现象蔓延全球,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受到了国际化重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二氧化碳等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对此,国际上多数国家达成共识:发展林业,增加森林碳汇,充分发挥林木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大力整治全球生态环境。
有研究表明,在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上升至全球第一,并呈持续上升趋势。部分人类活动滥用自然资源、破坏环境,将我国推上了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高发频发的道路,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
国家林业局印发“十三五”行动要点
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走绿色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必须增汇减排协同推进。“十二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林业工作,强调努力增加森林碳汇,并将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十三五”计划,政府明确提出2020年和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林业行动目标,严格制定相关战略和规划文件。
2016年中旬,林业局印发《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强调增加林业碳汇、减少林业排放、提升林业适应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碳汇计量监测等主要行动。
响应号召 助力国家林业碳汇
2015年,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标,数字绿土中标该项目第2包:无人机设备、林业碳汇专项基础数据和碳汇数据计量分析评价系统。
而数字绿土团队此次挺进长白山,正是响应国家林业局“积极探索无人机新技术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二类调查工作中的应用”的指示精神,研究利用无人机获取的高分辨率影像辅助小班精细区划,探索利用激光雷达和摄影测量技术估算森林蓄积量的方法,以优化、完善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提升航天航空遥感技术对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支撑能力。
此次调查实验的林区地表覆盖率高,地形复杂,局部地形高差高达200+米,这对于设备搬运、无人机操作与飞行,以及人员行动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本次实验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数字绿土产品技术和多传感器无人机遥感作业方案已经全面进入成熟阶段。
作为国际领先的激光雷达软硬件和综合服务提供商,数字绿土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致力于无人机激光雷达(LiDAR)、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以及三维地理信息的研发与应用,完整研发并掌握了世界领先的激光雷达核心技术。目前,已成功自主开发优秀的激光点云数据管理、分析和建模软件LiDAR360以及航空影像处理软件LiMapper,推出了车载、机载、无人机、飞艇多平台激光雷达系统,服务于欧洲、美国、香港、马来西亚、老挝和国内的大量用户。同时,数字绿土在三维扫描、数字林业、电力巡线、三维地形、智慧城市、文物重建、灾害评估和地籍调查等多个领域拥有成熟系统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