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DEM/DSM
功能概述
基于物体三维点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或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 DSM)。如果已经生成密集点云,则采用密集点云作为输入数据;如果未生成密集点云,则采用影像对齐后的连接点作为输入数据。亦可导入外部已有的DEM/DSM,从而跳过构建过程。DEM/DSM可以直接作为输出成果,或者作为生成DOM/TDOM的输入数据。
参数设置
可选择的模式及其相关参数如下:
构建DEM
该模式利用渐进三角网加密(Progressive TIN Densification)滤波算法提取输入数据中的地面点,然后仅使用地面点进行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 IDW)插值构建DEM。相关参数如下:
- 最大建筑物尺寸(默认"50.0"):该参数定义了区域内最大建筑物尺寸(单位:米)。在以该尺寸构建的网格内,搜索低点作为初始地面种子点。请参照区域内实际建筑物尺寸设置该参数。
- 最大地形坡度(默认"88.0"):该参数定义了渐进三角网加密时允许的最大地形坡度(单位:度)。三角网中的任意三角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能超过此阈值。请参照区域内实际地形坡度设置该参数。
- 迭代距离(默认"1.6"):该参数定义了渐进三角网加密时允许的最大迭代距离(单位:米)。在任意三角面上新增点时,新增点到三角面的距离不能超过此阈值。较大的参数适用于陡峭的地形,较小的参数适用于平缓的地形。
- 迭代角度(默认"15.0"):该参数定义了渐进三角网加密时允许的最大迭代角度(单位:度)。在任意三角面上新增点时,新增点到三角点的矢量与三角面的夹角不能超过此阈值。较大的参数适用于陡峭的地形,较小的参数适用于平缓的地形。
- 坐标系:该参数定义了输入数据及构建DEM的坐标系。此处不可编辑,仅作为项目坐标系的提示。在使用POS流程中可以选择坐标系,在导出成果流程中可以转换坐标系。
- 分辨率:该参数定义了输出DEM的空间分辨率(单位:米)。数值越小,分辨率越高,消耗时间越长。
- 自动(默认):自动使用当前项目最高有效分辨率的倍数值。该选项默认勾选,默认倍数2。
- 手动输入:可输入期望的分辨率。
构建DSM
该模式使用输入数据的全部点进行反距离加权插值构建DSM。相关参数如下:
- 坐标系:该参数定义了输入数据及构建DSM的坐标系。此处不可编辑,仅作为项目坐标系的提示。在使用POS流程中可以选择坐标系,在导出成果流程中可以转换坐标系。
- 分辨率:该参数定义了输出DSM的空间分辨率(单位:米)。数值越小,分辨率越高,消耗时间越长。
- 自动(默认):自动使用当前项目最高有效分辨率的倍数值。该选项默认勾选,默认倍数2。
- 手动输入:可输入期望的分辨率。
外部导入
该模式导入外部已有的DEM/DSM,目前支持TIF格式。导入的DEM/DSM坐标系会自动转换到当前项目坐标系。如果导入的DEM/DSM不包含坐标系信息,则需要在导入时设置。